目前,面向廣大個人用戶和企業用戶的通信行業傳統服務窗口的營業廳,傳統辦事流程過程繁瑣,極大影響各類業務辦事效率,耗費大量的紙張,同時大量紙質單據保存,查閱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效率極低,違背節能低碳環保,提高效率的智能化發展趨勢。在確保業務單據、協議文件具有法律效力的前提下,各大通信運營商建設互聯網智能營業平臺,從網絡基礎運營商向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轉型,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通信運營商的轉型,是離不開電子合同的。通過電子合同,可以在不改變原有業務流程的基礎上實現通信行業營業廳全部業務單價無紙化辦理和無紙化存儲,將原來大量需簽訂的紙質協議、證件資料復印環節變成簽訂電子協議、掃描證件的方式,通過手機等電子設備瀏覽電子協議內容,并進行電子簽名確認。
通信行業應用電子合同,提高了營業廳的業務辦理效率,提升了客戶滿意度,節省了大量紙張,降低了單價、文件的存儲成本,高了查詢效率,向智能化發展邁出了更大的一步。
電子合同的法律效力對通信運營商來說非常重要,目前市場上有很多使用水印、可視化圖章以及PS后的“電子合同”,這些電子合同都不具備法律效力。具備法律效力的電子合同包括:1)電子合同訂立的法律效力,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一直強加給另一方(即簽署意愿真實);2)在商務部《電子合同在線訂立流程規范》中強調,通過第三方的電子合同訂立系統訂立的電子合同才能保證其過程的公正性和結果的有效性。
對于通信運營商來說,除了對法律效力方面的要求外,還要求電子合同上手快、體驗好,具體來說包括:1)數字證書易用性,簽名、驗證簡單快捷;2)電子合同文檔兼容性,需要支持常用的文件格式,如PDF、Word、HTML以及各種圖片格式;3)電子簽名過程交互人性化。
所以,使用真正意義上的、可取代紙質合同的電子合同,對于技術和法律服務兩方面要求都很高,選擇一家較好的第三方電子合同服務商是一個明智的選擇。電子合同服務商提供的電子合同必須服務可靠電子簽名技術標準的要求,同時,締約系統要具備電子合同簽署、提取、存證、驗真四方面的功能,電子合同保障服務體系如數字證書服務、電子證據鑒定、仲裁申請等也應齊備。
簽盾第三方電子合同服務平臺采用了身份實名驗證,身份實名驗證包括公安部二要素、手機號三要素、銀行卡三要素或四要素、人臉識別以及企業二要素、法人/代理人三要素等涵蓋單位和個人有效身份信息的多方位驗證。并結合手機短信、郵箱等多種方式來綜合保證簽署雙方的真實身份和真實意愿。
在技術方面,采用時間戳固化技術,由我國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對每一份電子合同的創建過程進行授時與守時檢測。一旦檢測到被修改的痕跡,該合同簽署即被視為無效,從而保障時間戳證書中的時間準確性和唯一性。也有權威CA機構頒發CA證書來確保傳輸數據(身份信息、電子簽名/章信息、公鑰信息等)安全可信。
在存證方面,對每一份簽盾電子合同的數據信息進行分布式多點存證。且整個備份存儲過程,采用AES256加密(目前使用的是國密SM2)技術,通過字節代替、行位移、列混淆、輪密鑰加必要時對原始密鑰進行擴展等14輪加密操作完成信息加密存儲。并聯合公安部系統中的數字指紋信息,一秒生成可信電子合同簽署證據鏈。在用戶需要時,通過公證處審查后出具合同公證書。確保電子合同作為電子證據,不僅安全保密,且能夠及時有效地保障簽署雙方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