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是雙方達成協議的重要憑證,隨著電子合同的應用越來越普及,電子合同有法律效力嗎,成為眾多使用用戶關心的問題。事實上,早在《合同法》的頒布,就對電子合同做了規定,書面合同的形式包括了電子合同也在內數據電文,因此,《合同法》的頒布明確了電子合同的法律地位。
電子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主要由其電子簽名決定,根據《電子簽名法》的規定,擁有可靠電子簽名才具有與手寫簽名或蓋章同等的法律效力,而可靠電子簽名需要滿足簽署主體的身份是真實的,簽署雙方是基于真實意愿的,使用的簽名未被篡改,簽署的內容也為改動等條件,因此,電子合同有法律效力嗎,答案是只有滿足了可靠電子簽名要求的電子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
除此此外,電子合同還有哪些法律依據呢?
在訂立形式上,除了《合同法》規定的采用數據電文形式,商務部發布《電子合同在線訂立流程規范》指出,采用第三方的電子合同訂立系統以及第三方存證服務才能保證電子合同簽署過程的公正性以及結果的有效性。
在取證與鑒定上,最高人民法院通過《民事訴訟法》規定,證據包括了電子數據,電子數據要成為有效證據需要遵照嚴格的取證要求,即由第三方平臺存證保全或出證,申請提供司法鑒定報告、公證書等。
在司法實踐上,電子合同的應用也在不斷豐富司法實踐的案例,有了更多的場景判例,以此不斷完善電子合同的相關法律條文。
最后回到這個問題,電子合同有法律效力嗎,有些人可能以為所有電子合同都是有法律效力的,但其實不是,《電子簽名法》中有對不適用場景作了規定,即涉及婚姻、收養、繼承等;涉及停止供水、供熱、供氣等公用事業服務的;以及法律規定其他情形是不能使用電子合同的。
簽盾擁有自研的電子合同簽約平臺,能夠為用戶提供高效便捷、安全可靠的電子合同簽約服務,平臺采用了實名認證、電子簽名、電子存證、區塊鏈、時間戳等技術或服務手段,對簽署的數據進行保障,一旦產生糾紛,提供可信的電子證據以及司法配套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