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規定,電子合同需要通過電子合同訂立系統進行簽署,而自建系統成本高,目前大部分企業均采用第三方電子合同平臺簽署電子合同,因此,第三方電子合同平臺數據安全是否有保障以及如何保障?第三方存儲的電子合同數據安全成了企業比較關心的問題。
首先通過第三方電子合同平臺簽署電子合同需要先進行實名認證,根據《電子簽名法》的規定,可靠電子簽名需要具備識別簽名人身份,認可簽署的內容,并且簽名以及簽署內容不可被篡改的條件,因此,簽署主體進行實名認證時需要提供到企業信息、個人信息并且進行人臉識別,再由公安部、工商局對信息進行數據比對,確保簽署主體的身份是真實有效的。
其次在電子合同簽署過程中,嚴格按照簽署流程,進行意愿認證再確認簽署內容是本人意愿的表達。電子合同簽署流程通過線上進行,先上傳本地電子合同文件,設置簽署順序,信息,雙方各自確認合同內容,然后進行意愿簽署認證即人臉識別或驗證碼的形式,最后才是蓋章簽字,確保了電子合同整個簽署過程是由本人自己操作并確認的,加上電子簽名的有效性,確保了電子合同數據具備了法律效力。
最后,通過服務商采用區塊鏈、時間戳等技術手段,對電子合同數據存儲進行加密上鏈,確保其不備篡改,保全其證據鏈,并且保證其完整性和客觀性,使得電子合同簽署具備安全性。此外,簽署完成的電子合同也通過同步到第三方存證機構存儲,保全了電子數據,增加了電子合同數據的安全性。一旦產生糾紛,可提供公證、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