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積極推進數字政府建設,鼓勵推廣電子簽名、電子合同應用,在疫情的影響下,很多企業都想簽電子合同,但同時也擔心電子合同的合法性和安全性,相較于紙質合同,電子合同是如何確保簽署過程及存證合法,安全的。
根據《電子簽名法》的規定,可靠電子簽名與手寫簽名或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而可靠電子簽名需要滿足“真實身份、真實意愿、原文未改、簽名未改”的條件。
為了確??煽侩娮雍灻?電子合同的簽署雙方或各方需要進行實名認證,通過電子合同簽約平臺提交主體身份信息、工商信息、銀行信息、運營商信息、人臉識別等,再由公安、工商等管理部門進行數據比對,最后由CA認證機構頒發具備唯一性的數字證書,予以證明簽約主體的真實身份,真實意愿。
平臺通過接入數字認證中心,可以為經過實名認證的用戶申請制作電子簽名,使其與實體印章具備同等的法律效力。
在電子合同的簽署過程,平臺還采用區塊鏈、時間戳、哈希、加密傳輸等技術手段,對簽署主體、合同文件、簽署時間、地點等數據進行全證據鏈保全,確保了電子合同數據不被篡改,固化證據。此外,平臺還接入公證處、司法鑒定中心,一旦發生法律糾紛,可提供有效的公證書、司法鑒定報告給司法機構進行采信。
相比較于紙質合同的簽署及存儲流程,電子合同不管是從身份認證還是合同簽署乃至后續的司法服務都做了全方位的合法及安全保障,確保簽署電子合同的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