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不管是政府還是企業,都在進行數字化轉型與升級,其中在簽字、簽章、合同簽署管理方面,電子簽名、電子合同的應用是必然趨勢。盡管,現在大多數政務服務及企業管理仍然還使用著手寫簽字、蓋章,簽署紙質合同文件,但是,電子簽名、電子合同是順應數字化時代發展的產物,是數字化基礎設施。
紙質合同簽署的痛點
1、簽約流程復雜,周期長,效率低
紙質合同簽署不僅需要打印紙質文件,而且用印審批、當面簽署或郵寄、回傳等流程較為復雜,中間容易出現各種狀況耽誤簽署進度,尤其是疫情之下,異地郵寄簽署比較麻煩,簽署的周期長,影響企業業務及正常的辦公管理,簽署的效率較低。
2、簽約成本高,管理難
紙質合同簽署不僅需要購置打印設備,打印耗材、紙張等,而且異地簽署,還需要支付郵費,長年累月,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簽署完成的紙質合同文件,還需要占用物理空間,需要一名或多名人員進行倉儲管理,一旦簽署的量多時,容易堆積,丟失。
3、簽約風險大,難以避免
紙質合同簽署過程容易出現偽造合同、偽造身份、偽造印章等行為,因此,也就導致合同被篡改、冒簽代簽、蘿卜章簽署等風險,給企業帶來名譽、經濟上的損失。而且這是紙質合同簽署過程長久以來的痛點,難以避免。
相比之下,電子合同、電子簽名在訂立、使用上,通過法律及技術手段,有效規避了這些風險,并且憑借信息網絡的優勢,縮短了簽字、簽章、合同簽署的時間。
比起紙質合同,電子合同是以電子形式訂立的合同,也就是說,在線上平臺就能簽署合同了,無需面對面或郵寄,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簽署雙方或多方通過線上平臺進行發起簽署,簽字或簽章操作,整個過程都在線上進行,最大程度避免了各種突發狀況帶來的影響,大大提高了簽署、簽字、簽章效率。
電子合同、電子簽名在安全性、防范風險方面,有效杜絕了蘿卜章、篡改等問題,通過身份認證、區塊鏈、加密傳輸、時間戳等技術手段,保障了電子簽名不被篡改,以及簽署過程的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