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據遼寧省丹東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布的一則民事判決書顯示,睿馨投資的法人、股東胡某與公司產生糾紛,雙方上演了一場奪章大戲。胡某不僅搶奪了公司部分證照、公章,而且提出離職后,還多次向證券監管部門舉報睿馨投資存在經營及合規風險。可謂相當“狗血”。
判決書上顯示,2023年1月3日下午,睿馨投資的涉事離職法人胡某要求公司行政及財務人員交出公司證照、印章等重要物品。
在索要無果后,他又要求相關人員打開保險柜查驗。而就在雙方一起查驗重要物品時,胡某借機搶奪了公司的部分證照、印章。并在次日帶離了公司辦公地。
無獨有偶,中國裁判文書網近日披露的一則民事判決書也顯示,某知名量化私募陷入一起勞動糾紛,其中提到該公司“兩大股東有爭議并搶奪公章”,一度引發關注和熱議。
“搶奪公章”的這類鬧劇已經屢見不鮮,歷數中國企業“搶章”往事,從雷士照明、聚力文化,到當當網、比特大陸、小雨傘保險、以及VC基金源星資本,都陷入過圍繞“搶章”的權力爭奪旋渦。
“搶奪公章”事件為何頻發,實體印章管理到底有多難
事實上,對于企業來說,實體印章管理一直是困擾企業的難題。
首先,企業印章種類較多,包括企業公章、法人章、財務章、合同章、發票章等,且一般由財務或指定專人進行看管,人為管理過程中難免出現疏忽或不可控的情形,導致“搶奪公章”事件時有發生,并且因為管理不規范,私用、冒用、代簽問題也比較頻繁。
其次,實體印章本身就存在隱患,其中較為嚴重就是蘿卜章,一旦造假,很難用肉眼直觀的辨別出來,加上簽署主體的身份大多數情況下也是難識別的,無法即時驗證印章以及主體身份的真實性,是否為企業員工、是否被授權,導致一些人鋌而走險,做出違法犯罪的事情。
最后,實體印章使用過程監管也是大問題,對于中大型企業來說,各個分/子公司都需要用章,實體印章管理容易分散且漏洞多,無法做到統一有效監管,導致用印人身份、用印過程難監管,一旦出現糾紛,無法及時追溯。
數字化辦公,電子簽名解決印章管理難題
隨著互聯網快速發展,信息技術的成熟應用,企業數字化轉型,數字化辦公成為趨勢,電子簽名、電子印章作為重要數字基礎設施,不僅受到法律認可,具備與實體印章同等的法律效力,而且備受政府重視,在政務領域以及各行業數字化應用場景大力推廣。成為解決實體印章管理難題的有效方案。
與實體印章相比,電子印章不僅通過數字技術手段實現防偽,而且從人為管理轉變為系統/平臺管理,將用印權限、用印審批統一線上管理,使得用印需授權,用印流程有記錄,可追溯,可監管,保障了印章的使用安全,有效避免了“蘿卜章”風險。
簽盾電子簽名保障企業用章安全
簽盾專注于電子簽約應用安全,通過身份認證、區塊鏈、時間戳、加密傳輸、哈希等技術保障電子簽名以及簽約過程的合規、安全、有效。
用章主體有認證
企業或員工需要用章,首先就得進行主體認證,簽盾通過人臉識別技術,以及身份證、企業四要素、運營商認證等多種認證手段,確保簽署主體身份真實。同時簽盾對接國家權威ca機構,為簽署主體簽發數字證書,獲取電子印章。
印章統一管理
企業的所有印章都可以添加生成電子印章,由管理員統一進行管控,包括申請、授權、查詢、變更、使用、銷毀等。當員工需要用章時,管理員可以授權給已實名認證的員工,有了印章使用權限,員工才可以使用蓋章,有效規避了私用、冒用、代簽甚至偽造的風險。
用印過程可查可追溯
用印過程有記錄,隨時可以查看用印人、用印時間以及用印文件信息。并且整個簽約過程上鏈存證,保全證據鏈,一旦發生糾紛,可進行追溯,并申請出具全鏈路證據報告,保障印章以及簽章過程的安全性,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