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青島被確定了省內唯一的電子勞動合同的試點城市,而早在去年的6月份,青島市人社局也在積極推行電子勞動合同。隨著互聯網信息化、數字化迅速發展,尤其是今年受疫情影響,電子勞動合同成為趨勢,在優化營商環境,提高人才流動的便利性,加快恢復經濟發展,助力企業降本增效等方面發揮出重要作用。
電子勞動合同在企業應用的過程,需要注意什么?
注意事項一:電子勞動合同需符合法律規定
《勞動合同法》中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而在《電子簽名法》規定了,當事人可以約定使用或者不使用電子簽名、數據電文。一旦約定則不能更改。簡單來說,電子勞動合同一旦簽訂即具備法律效力。
今年的3月份,人社局頒布了《關于訂立電子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函》,進一步明確,簽訂電子勞動合同的要求;
1、采用電子勞動合同,應當符合電子簽名法等法律規定的可靠電子簽名及數據電文形式。
2、企業應該保證電子勞動合同的生成、傳遞、存儲等滿足法律規定,確保合同不被篡改。
3、企業約定使用電子勞動合同需履行相應的法律責任與義務,不可抵賴。
注意事項二:簽電子勞動合同應選擇靠譜的電子合同平臺
青島市推行電子勞動合同,使得企業也在逐步接受認可這種新的簽署方式,眾所周知,簽電子勞動合同需要通過電子合同訂立系統平臺,現階段,自建電子合同系統平臺耗費成本高,對于大部分企業來說,直接選擇第三方電子合同平臺更符合實際,因此,要如何選擇靠譜的第三方電子合同平臺。
首先是看其綜合的服務能力,包括產品、資質、技術團隊等,第三方電子合同平臺是需要符合國家法律規定的,同時達到國家資質的認定,并具備相應的證書,從而保障簽署的電子合同是合法有效的。
其次,電子合同平臺需要具備電子簽約服務,包括合同創建、合同簽署、合同管理、合同存儲等,全流程在線簽約,操作上手簡單,有助于企業簽署高效便捷,實現無紙化辦公,應對企業各類簽署場景需求。
最后,電子合同平臺需保障合同簽署安全以及后續司法服務的提供。也就是說,對于青島等地企業簽署電子勞動合同引發的糾紛問題,平臺是否提供司法保障。一般來說,第三方電子合同平臺(如簽盾電子合同)會采用區塊鏈+時間戳等技術手段,使得簽署的電子勞動合同數據上鏈,固化,確保數據不被篡改,于此同時,一旦引發糾紛,平臺可以提供在線訴訟、在線仲裁服務,并且由公證處提供公證書、委托司法鑒定中心提供鑒定書,保全證據鏈,以便司法出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