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化時代來臨,傳統紙質簽約、手寫簽名/蓋章等服務模式弊端凸顯,效率低,成本高,阻礙了國家數字經濟的發展。而電子簽名/印章、電子合同的出現與應用,為數字經濟帶來了新變革,自2015年以來,國家政策就不斷推動電子合同應用。
尤其到了今年,受疫情的影響,線上辦公成為一種趨勢,從2月份以來,有關電子合同的國家級政策文件就多達18條,從國務院、人社部到銀保監會、發改委再到公安部、教育部等國家機關,紛紛發文鼓勵推動電子簽名/印章、電子合同在政務及各行業的普及和應用。
2月4日,國家知識產權局頒布的《關于電子專利證書和專利電子申請通知書電子印章相關事項的公告(第349號)》,規定:自3月3日起,將直接頒發電子專利證書。
3月4日,教育部印發《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做好2020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鼓勵網上面試、網上簽約。
3月6日,市場監管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信息安全技術 安全電子簽章密碼技術規范》,作為國內首個安全電子簽章技術國家標準――GB/T 38540-2020,填補了我國在電子簽章網絡安全國家標準方面的空白。
3月10日,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印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訂立電子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函》,文件明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采用電子形式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3月25日,中共司法部黨組發布《關于加強公證行業黨的領導 優化公證法律服務的意見》,要深入推進“互聯網+公證”服務,合作制試點公證機構2020年底前要全部具備應用電子公證書等能力。電子簽名、電子印章將幫助公證業務流程完全電子化。
4月13日,住建部印發《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提升房屋網簽備案服務效能的意見》,鼓勵使用房屋交易電子合同,利用電子簽名等技術,實現房屋網簽備案掌上辦理、不見面辦理。
5月9日,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指出:商業銀行應當與借款人及其他當事人采用數據電文形式簽訂借款合同及其他文書。
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首次對電子合同的簽訂時間、內容和地點等制定標準。
6月2日,自然資源部、國家稅務總局、中國銀保監會共同發布《關于協同推進“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的意見》,在不動產登記、申報納稅和抵押放貸等服務中推廣使用電子簽名、電子印章、電子合同等,符合規定條件的電子簽名與手寫簽名或者蓋章、電子印章與實物印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6月11日,住建部發布《關于全面推行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電子證照的通知》,2021年1月1日起,將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應用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電子證照,電子證照與紙質證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7月15日,國家發改委等13個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鼓勵發展便捷的線上辦公,推動完善電子合同、電子發票、電子印章、電子簽名、電子認證等數字應用的基礎設施,為在線辦公提供有效支撐。
7月21日,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中,提出要:“加快實現電子營業執照、電子印章應用,提升企業服務質量和效率,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
8月15日,公安部公布了《關于修改〈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的決定》明確,公安機關可以使用電子簽名、電子指紋捺印技術制作電子筆錄等材料,可以使用電子印章制作法律文書。
9月7日,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北京市新一輪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建設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工作方案的批復》,同意:立足中關村軟件園,推動數字證書、電子簽名等的國際互認。
9月10日,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進一步為企業松綁減負激發企業活力的通知》,強調:在加強監管、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大力推進電子營業執照、電子發票、電子印章在更廣領域運用。
9月29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的指導意見》,意見中指出:要充分發揮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公共入口、公共通道、公共支撐作用,完善統一身份認證、電子證照、電子印章等支撐能力,推動高頻電子證照標準化和跨區域互認共享。加強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跨省通辦”服務能力。
10月28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了《私募投資基金電子合同業務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其中,針對電子合同涵義及法律效力,對電子合同的基本業務范圍和業務內容作了具體規定。
簽盾作為專業的電子簽章系統開發服務商,擁有自研的全證據鏈的電子合同簽約平臺,以及提供本地化部署、定制化開發等產品服務,為政務、電子商務、金融、保險、教育培訓、HR、租賃等企業及政府機構提供一站式的電子簽約解決方案。
簽盾電子簽約平臺采用電子簽名技術,通過實名認證確保了合同簽署雙方真實身份,采用區塊鏈技術,對簽署過程中合同內容數據上鏈,并利用哈希值固化原始電子文件數據,有效防止了數據篡改,確保電子合同的原始性、客觀性,此外還提供配套的司法服務,全方位保障用戶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