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簽約作為新的合同簽署形式,越來越被政府以及企業認可,政府出臺了諸多政策,在政務服務、人力資源、金融、銀行、旅游等行業推動電子簽章應用。相較于紙質合同簽署形式,在線簽約不僅幫助政務服務、企業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還節省不少簽署管理的成本。
既然在線簽約優勢明顯,那么在法律上如何認定電子合同簽署有效,一旦出現糾紛可以得到司法機構的認可呢?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證據包括了電子數據,但普通的電子數據要成為司法證據,需要有嚴格的取證標準,即第三方存證保全和出證,鑒定和公證等。因此,在線簽約電子合同要受到司法認可,首先就是需通過第三方電子合同簽約平臺進行簽署。
電子合同簽署不同于電子版合同,通過第三方電子合同簽約平臺簽署的前提是進行實名認證,確保簽署主體的身份是真實有效的,而電子版合同無法有效進行實名認證來確定身份。第三方電子合同簽署平臺確認簽署主體的身份后,由ca認證中心頒發數字證書,確保電子簽名的可靠性。
根據商務部頒布的《電子合同在線訂立流程規范》指出,通過電子合同簽署平臺簽訂的電子合同才能保證其過程的公平性以及結果的有效性。同時根據《電子簽名法》的規定,使用可靠電子簽名才具備與手寫簽名或蓋章同等的法律效力。
因此,在線簽約電子合同受司法認可,其一是通過電子合同簽署平臺簽署電子合同,其二是使用了可靠電子簽名,保障電子合同的有效性。其三,不少電子合同服務商,還通過區塊鏈、時間戳等技術手段,對電子數據進行上鏈存儲,確保電子數據不被篡改,保全證據鏈,保證電子數據的完整性和客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