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碳經濟施行的大背景下,政府部門以及企業推行無紙化辦公成為趨勢,而電子簽約的出現為實現無紙化辦公找到一條環保、高效的運作模式,有效解決了合同以及各類文件簽署、蓋章和管理的問題,同時在降本增效和節能減排中發揮了巨大價值。
電子簽約作為“綠色生活”的選擇備受推崇
近日,線上電子簽約作為“綠色生活”選擇之一被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登報道,文中指出:
平常簽署使用的各類合同、票據,會消耗大量紙張。如果以電子合同替代紙質合同,不僅能減少紙質合同制作、保管等環節產生的能耗,還將使簽署過程更為便捷高效。
文中還列舉了多地在積極推進電子合同應用以及應用成果。
河南省人社廳開展電子勞動合同試點工作,試點范圍包括鄭州、開封、洛陽、平頂山、鶴壁、濮陽、漯河、南陽等地。
寧夏線上簽訂電子勞動合同用人單位10.6萬家,占用人單位總數84.8%;線下簽訂紙質勞動合同用人單位1.9萬家,占用人單位總數15.2%。
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產局對“南京市商品房買賣合同網簽系統”實施了升級改造,增加了電子簽名簽章功能,并啟用商品房買賣合同電子簽約服務,實現了遠程簽約、網簽備案不見面。
四川師范大學依靠電子簽約技術,在24小時內就完成了全校3.2萬師生的健康申報工作。
電子簽約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自從《合同法》、《電子簽名法》的頒布實施,明確了電子簽章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近年來,國家各級部門更是大力推廣電子合同、電子簽名應用,推動了電子簽章在人力資源、物流、房地產、金融等行業以及政務服務中的應用,使得電子簽章應用有法可依,有政策作支撐。
據權威數據顯示,在我國的辦公廢棄物里,辦公用紙至少占40%,廢棄量是整個紙張需求量的35%左右。如若推行無紙化辦公,采用電子簽約方式后,至少可減少30%的林木砍伐,大量減少水、電、煤等能源的消耗以及硒鼓、墨盒等耗材廢棄物的產生。同時,也能幫助企業將簽約費用降低60%,簽署周期縮短95%。
電子簽約是把原本紙質合同線下簽約方式轉移到了線上,從合同擬定、發起、審批、簽章、存儲等全程采用電子化、無紙化的操作,不僅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讓你隨時隨地想簽就簽,而且節省了紙質合同簽署需要的紙張、打印設備以及交通、郵寄快遞等方面的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更加綠色環保,有助于實現雙碳目標。
作為全證據鏈的電子合同服務商,簽盾踐行了綠色生活、低碳環保的原則,為用戶提供了從合同簽署、合同管理、印章管理、數據存證等全流程電子簽約服務,解決了紙質合同不環保、能源消耗大、合同管理難、易被篡改等問題。助力企業數字化升級,綠色低碳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