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金融、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電子合同簽署方式逐漸被大家接受和認可。但由于人們對制作電子合同、電子簽名、電子印章等具體形式了解不深,導致電子合同簽約方式的接受程度始終不高,雖然國家已經在大力鼓勵支持企業使用電子簽,然而還有很多企業/個人對于電子合同怎么簽才合法有效,心存疑問,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
電子合同是被法律認可的形式
首先我們要知道,電子合同是受法律保障的,根據《合同法》的規定,數據電文也是書面形式的一種,承認了電子合同簽署方式是合法有效的,同時《電子簽名法》中也有規定,可靠的電子簽名與手寫簽名/蓋章具備同等的法律效力。只要滿足專有、???、不可篡改就可以認定為可靠的電子簽名。同時商務部《電子合同在線訂立流程規范》規定,合法有效的電子合同需通過具備身份認證、電子簽名、合同存儲等功能的電子合同訂立系統簽訂。
因此,電子合同怎么簽才合法有效,需要滿足兩個條件:1、采用了可靠的電子簽名,2、經由具備實名認證等功能的電子合同訂立系統。
電子合同怎么簽,具體以簽盾電子合同簽約平臺為例,主要分三步:
第一步,實名認證,實名認證是對簽署雙方身份信息的審核,簽盾通過接入公安部、銀行、工商局等管理系統,查驗比對信息,保障身份信息的真實、安全性。并且簽盾還與CA認證中心建立合作,為用戶頒發數字證書,以便為用戶生成可靠的電子簽名。
第二步:發起簽約,實名認證之后,就可以在線發起合同簽約了,平臺提供合同模板或者本地上傳兩種方式,進行合同創建,按照流程進行操作。
第三步:創建合同之后,進入到簽署環節,需要一方先進行意愿簽署然后在發送給另一方,平臺會通過短信的方式通知給另一方,另一方收到短信后,只需點開鏈接就可以進去到簽署頁面,同樣進行意愿認證操作,簽署,合同就算簽署完成了。
簽署完成的合同會由平臺聯合公證處等權威機構進行存證,同時平臺還利用區塊鏈+時間戳等技術手段,保證合同簽署數據不被篡改,保障電子合同的原始性、完整性。一旦發生司法糾紛,簽盾還與多家司法機構有合作,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務,保障用戶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