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去年3月份人社部就頒布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訂立電子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函》明確指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采用電子形式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今年7月份,人社部再次頒布《電子勞動合同訂立指引》,提出了逐步推進電子勞動合同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政務服務中的全面應用。因此,未來,電子勞動合同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并取代紙質勞動合同。
企業要如何簽訂有效的勞動電子合同呢?
人社部發文內容中也對此有了明確,就是采用電子勞動合同的形式,需要符合電子簽名法等法律規定,也就是在《合同法》的規定,書面合同形式包括了數據電文,同時雙方可自行約定是否采用數據電文的形式,一旦約定簽署即滿足法律要求,認定有效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在《電子簽名法》中明確了可靠電子簽名的法律性,即擁有識別簽名人主體、認可簽署的內容以及簽署的內容不被篡改的可靠電子簽名具備與手寫簽名或蓋章同等的法律效力。
企業在簽署電子勞動合同過程中,包括合同的生成、傳送、存儲管理等,要保證滿足法律規定的保持合同完整性、客觀性,不被篡改。合同一旦簽署完成即生成法律效力,一旦涉及法律糾紛,保障雙方的利益不受損失。
以上簡單來說,企業簽署一份有效的電子勞動合同,需要滿足簽署雙方通過實名認證以及使用了可靠的電子簽名兩個條件。根據商務部發布的《電子合同在線訂立流程規范》指出,通過第三方電子合同訂立系統以及第三方存證服務才能保證其結果的完整性與公平性。
因此,第三方電子合同簽約平臺如簽盾電子合同簽約平臺能夠保證簽署的電子合同是安全有效的。